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最新韩剧,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,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,宝宝断奶后老公又吃了两年

搜索

20770

主題

西南

一波三折哈天下撤記

[復制鏈接] 查看:7422 | 回復:104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1 只看該作者 | 倒序瀏覽

一、關于路線


云南哈天線,即是從哈巴雪山穿越到天寶雪山徒步路線,全程80多公里,沿路雪山、山脊、森林、河流、草甸以及眾多海子。海拔基本在4000米到4500米之間,要翻越多個埡口。秋季是觀賞該路線景色的最佳時期,可看英子的那篇游記,天氣相對穩定,秋天的清晰視野和繽紛色彩使得徒步體驗最為豐富,同時,秋季也是拍攝美景的好時機。夏天雨季,網上lishaocchun有一系列視頻,天空都是陰層層,景色大打折扣,天氣變化無常,容易遇到連綿陰雨,這不僅會影響景色的觀賞,而且會增加徒步的難度和危險性,泥濘的路面和潮濕的環境可能導致行進緩慢和不適,當然這也看運氣,碰上好天氣才有好景。冬季徒步則主要是觀賞雪景,但同時也要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,大量積雪會增加行進的難度,甚至可能因為積雪過厚而迫使撤退,同時冬季的低溫和大風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,這次我們遇到的雪更厚,也是下撤的主要原因,冬天穿越需得慎重考慮這個問題。而且,正穿難度大于反穿,從爬升就可以看得出來。


可能路線海拔都在4000米到4500米之間,那天我們進山的人基本沒什么高反癥狀,冬天高原線能這樣,實屬不易,當然也可能得益于良好的個人準備和體能。路線南北走向,東西兩側的山溝都可作為潛在的下撤路線,即使沒有相應的軌跡,但只要會看地圖,辨別地形,也容易找到好的下撤路線。這也是我冬天選這條路線的一個原因,下撤容易,這次成功下撤也正是在沒有軌跡指引下,僅靠隊友探路辨認路跡結合地圖來下撤。看地形,需穿越多個山脊,翻越多個埡口,這條路線上的風勢也很大,在攀越阿布吉措埡口時,我120多斤加上40斤背包,但猛烈的瞬時強風仍然讓我難以站穩,不得不停下來,借助登山杖來穩定身體,說是7級風并不為過。

關于路線攻略,由于本人沒有走完全程,所以做的攻略準備只是在理論層面,僅供參考,攻略在活動貼~~
夏、秋季節的哈天線推薦作為初級高原徒步路線,可選為初次體驗高原線,累積經驗,至于春、冬季節,就要謹慎了。海拔不算高,對高反會好,并且可以在麗江或香格里拉先適應一下,特別香格里拉,海拔已經在3300米了。路線本身強度不大,天氣適宜,則難度一般,路況較好,牧場牧道也多,沿路都可找到牧屋。路線偏長,夏、秋季節雖然可以走6天,但考慮到各大假期時間,未必夠時間走全程,可以走其中一部分,比如反穿可以在白水臺下,或者哈巴村下,也能領略哈天線的精華段。再然后是這條線交通較好,起終點近麗江、香格里拉,我們香格里拉包車到反穿起點洗臉盆埡口,差不多一小時車程,300元/車,人均50元,終點的白水臺,海巴洛,哈巴村都是旅游點,打車,順風車都可能有人接單,包車更簡單了。

1人 評分 查看全部評分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2 只看該作者
二、關于高原徒步食物準備的方案


這次比較想寫一下高原徒步中的食物方案,供大家參考,這些方案來自和其他山友的交流,或是看到的,我試過的,設想的。

準備食物首要原則是,自己能否吃得下,不反胃,適合自己口味、飲食習慣。因為在高海拔,高原反應下,頭疼,惡心,食欲下降,甚至嘔吐,如果得不到足夠的能量補充,高反只會越來越嚴重,體能下降,進而走不動,下撤,嚴重的更會危機生命安全。所以準備的食物,一定是要在低海拔徒步中,自己測試過的,自己能接受的。

再然后是輕量化,食物的輕量化即是脫水處理,水分含量越低,食物越輕,營養成分的重量是恒定的,而水分則可以在途中補充。基礎裝備重量是固定的,必須全程背負,剩下就只能在水和食物上落手減輕背包重量了。建議對食物進行脫水處理,這樣即便是食物重量相同,低水分含量也意味著你攜帶的營養更加集中。

其它的注意點,易于消化的食物,因為高原上身體可能不易消化過于油膩或復雜的食物。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的均衡配給,建議大家可以看下張諾亞的一些視頻,覺得說得有道理,行進中吃碳水化合物這些易于吸收的食物,晚上多吃蛋白質、脂肪這種消化慢一點的大分子食物,避免晚上餓醒,并利于補充這些物質。還要烹飪簡便,畢竟有時到營地都累成shi了,太復雜的烹飪只會讓你不想動。。。還有分餐打包,防水包裝,垃圾處理等,特別說一下垃圾處理,一些食物的外包裝可以先撕掉,預處理食材,還減輕了重量。

海拔的上升會導致水的沸點降低,這是因為隨著海拔的升高,大氣壓力隨之下降。在較低的大氣壓力下,水分子需要更少的能量(即溫度)就能從液態逃逸成為氣態。因此,水在較高海拔的沸點會比海平面的沸點低。簡單來說,水的沸點是指水開始沸騰并轉化為蒸汽的溫度。在海平面上,標準大氣壓下的水沸點為100攝氏度。但隨著海拔升高,大氣壓力下降,水分子更容易進入氣態,因此水的沸點隨之降低。所以在較高海拔地區,食物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煮熟,或者煮不熟,也沒法實現高溫殺菌。在高海拔徒步中攜帶高壓鍋成為了一種常見做法,它能幫助縮短烹飪時間并節省燃料。不過,考慮到高壓鍋本身的重量通常超過900克,這更適合團隊共同使用,而非個人攜帶。盡管淘寶上有售輕量化的個人高壓鍋,但要烹飪好一頓飯,還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操作經驗,對于個人來說可能有些難度。

--數據來自網絡

團隊伙食通常會選擇攜帶高壓鍋烹飪臘腸飯或臘肉飯,這些食物烹飪簡便且營養豐富。如果想要追求更多樣的口味,可以額外準備一些輕便的湯品,如用紫菜和蝦米等干貨制成的湯,或者是方便快捷的蘇伯湯。對于追求更加豪華餐食的,可以考慮帶上新鮮的蔬菜、牦牛肉和豬肉丸等食材,在高海拔地區,即便是夏天,低溫也有助于這些食材的保存。最為奢侈的選擇可能是現場炒菜,只要負重能力允許,高海拔的餐食也可以和低海拔一樣豐盛。由于在集體伙食沒有什么經驗,就不怎么寫了,哈天這次還是一個失敗經驗,以后我應該是不會再弄集體伙食了。

綠豆湯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3 只看該作者
這里主要討論單兵伙食的選擇,一般早餐和晚餐選擇開爐,吃上熱食,午餐則干糧,我這里寫的也是早餐和晚餐的選擇。

一、方便面+奶粉+堅果類,這個方案最簡單易得,方便快捷,甚至方便面可以直接啃,也有多種口味選擇,廚具只要爐頭+一個煮水鍋兼面碗就可以,奶粉補充蛋白質,避免減肌。但是方便面體積偏大,我覺得不頂肚子,容易餓。傳說石頭走大橫斷,背了200包方便面。。。

二、麥片+堅果,一般適合做早餐,只要煮熱水沖泡就行。

三、沖泡米+蝦米干或凍干脫水蔬菜等,只要煮熱水沖泡10來分鐘即可吃上米飯,但一定要先試吃,測試能否接受這種重制米,有些人接受不了那種塑料口感,有些山友介紹一些品牌的口感會好點,可以買多幾家來測試。而且這種米價格不貴,一般幾塊錢一包(100g左右),如果能接受,應該是高原徒步中比較理想的主食。

四、山之廚,口味多,輕便,只要煮熱水泡10來分鐘即可,比沖泡米更簡單,一般喜歡輕量化的首選,但一樣要先試吃測試能否接受,另外一個缺點就是貴~~

五、易煮熟的面條、粉絲,要買那種比較細的面,更容易煮熟,廚具也只要爐頭、面鍋就可以。目前知道的信息,海拔5000多是可以的,但是上到6000多就不確定了,希望試過的山友補充信息,不過目前大部分高原線的營地海拔在6000米以下,問題應該不大。這個選擇相比前面的食物,消耗的燃料更多,畢竟水煮開了還要繼續煮一段時間面條才熟,而且隨著海拔升高,需要煮更長時間,燃料消耗更多。冬天推薦煮湯面,吃口熱的,其它季節,也可選擇拌面,帶上各種牛肉醬、辣椒醬、花生醬等,口味也可以多種選擇,就是醬料的含水量比較多,重。醬料倒到塑料瓶,不用原裝玻璃瓶,甚至,還可以把醬汁烘干,山上用水還原~~

六、單人輕量高壓鍋煮臘腸飯、臘飯等,這高壓鍋重量也有近300g,再加上飯碗等食具,廚具裝備還是會重一點。同時對個人高壓鍋煮飯技術有要求,要事先多次使用,熟練掌握,把握水:米的比例,很容易會煮焦,如果配SOD 310爐頭,難控火更加容易煮焦,煮不好甚至還會夾生,不過現在想想拿來煮粥貌似可以簡單點。這個方案適合對食物有追求,喜歡折騰研究的人,我在家里煮得好好的,上到高海拔使用又會有不同。。。

七、帶面粉制作各種食物,這適合隊伍里有大廚的人,只是在群里聽說過有這樣操作的。

八、酥肉、鹵肉及其它你的廚藝能弄出來的減少了水分的食物,保存需注意,夏天最好真空包裝。酥肉看過隊友帶過,自己制作,可以煮酥肉湯,也可以直接吃,經過外理,水分含量也降低了。鹵肉的水分含量也低,并且西部很多菜市場都有賣。

九、烘干脫水食物,簡單來說就是在家里煮好食材,然后用烘干機烘干脫水,脫水后的食物輕,易于保存,干燥存放大半個月是可以的,在高原用熱水還原后口感也還好,缺點是你要買烘干機,也有用空氣炸鍋、烤箱來制作的,烘干機最好買8層以上的,一次可以烘干更多食材,事前準備繁瑣,要花時間制作,要懂一定的烹飪知識,但是會弄的話,可以在高原享受不錯的美食,并且背得輕,還節省燃料,只要爐頭+煮水鍋。米飯煮好后,先放冰箱凍一天(先凍著是為了烘干后不那么結塊),再捏開放入烘干機脫水,烘干后的米飯重量和米一樣重,用熱水泡著就可以還原,當然不可能還原成飯那樣,但是米的口感至少保留8成,更多的時候是和其它烘干菜、肉煮成大雜燴,也可加入調味料。蔬菜也可以烘干,但要注意溫度、時間,別烘焦了。紅蘿卜、青瓜、土豆、洋蔥、秋葵等蔬果類比較好烘,并且還原后適合加入米粥里,我一般先蒸熟,再烘干。土豆要切薄片,不然烘干后很難還原,洋蔥、青瓜這種含水量很多的蔬果,烘干后超輕,一條半斤重的青瓜烘干后只有十幾克,加熱水后能比較快還原,還原后竟然還有一定的口感。帶葉子類蔬菜不怎么適合烘干,厚度不均勻,比較難把握烘干時間。當然,淘寶上也有那種凍干脫水蔬菜,但是價格比較貴,量也少,本來這次買了幾包去測試的,但放在先下撤的隊友那,沒有測試到。還可以做肉干,自己把握水分含量程度,適合自己的口味,我一般選雞胸肉來腌制后烘干,不至于太干。另外水果干只要有時間,都可以隨便烘干,帶去吃,香蕉烘干后,覺得比那種凍干零食更香。
十、有其它方案的山友歡迎評論區討論~

之前每天的食物我按500g~550g來準備,走了一次后,發現帶多了,后來按450g。這個量需要自已實踐后確定,那次也可能是因為準備的是烘干食物,午餐也多是能量棒這種高能量、低含水量的干糧,實際營養物質是多的。不過高原徒步,一般也傾向帶多點食物,以應對意外發生,但也不是無限制的帶,所以需設一個范圍,按每天的食物量×(天數+1),在這個范圍上不要超太多。除了主食,一般還會帶上自己喜歡的零食,這部分重量我不算在每天的食物重量,只是在自己的負重能力內帶,一般也不會帶多少,看個人喜不喜歡吃零食,還有在高反之下,食欲減少,其實吃零食的欲望也會降低。
葡萄糖粉和維C是必帶的,喝上一口熱葡萄糖水可以緩解一下高反,此外咖啡,奶茶粉,豆漿粉,豆腐花粉都是提高徒步體驗的飲品,可少量帶上。
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4 只看該作者
  三、徒步前那些事

由于冬季少人考慮走高原線,這次提前一個半月就發活動貼,做攻略更是前大半個月就斷斷續續地做了。然后莫名其妙的很快就滿人了,還都是熟人,都一起走過線。

放一個本帖子隊員的合照,一共6人,還有一個是前面的攝影師。從左到右 98、披薩、阿錄(本人)、華華、暮色,拍照的Nero英文名(黑衣黑褲黑包),大家看這張照片是不是很有過年氣氛,四個利是封和一個金元寶

for Nero

6號晚到了香格里拉青旅集合才發現他們4人都穿了紅色沖鋒衣,活像4個利是封

春節較多時間空余,最后確定7號進山,這次是高鐵出行,4號一大早出發,轉車,5號早上到香格里拉。現在昆明開通了到香格里拉的高鐵,去更方便了。去到青旅老板不在,就放包在那,先去逛一下,采購公共物資。而98、英文名、華華則先去了大理,走蒼山九峰,但是海拔3700米的地方,就雪很厚了,英文名在此路線又雙下撤還是到不了頂,繼續下次吧。

for Nero 蒼山大雪

for Nero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5 只看該作者

for Nero

for Nero 記住這句話

for Nero 好可愛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6 只看該作者
  6號早上起床,看向窗戶外,竟然下起雪來了,不管對明天的徒步是不是有影響,2023年底看到雪總是興奮的,畢竟啊,對南方來的孩子,這可是稀罕啊。出去吃飯,發現今天的雪不算大,大街上行人走的地方都沒雪,掉到地上就化了,但是青旅的小院子里,挺好看的。青旅叫在云端,便宜劃算,但是按青旅的模式,不提供個人洗漱用品,比較適合山友去住,老板也好人。冬天是旅游淡季,除了在獨克宗古城看到多一點游人,出了到市區那邊,街道很少人,也很少車。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7 只看該作者

青旅院子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8 只看該作者
去到菜市場吃早餐,當地的一種炒糕,還有炸土豆,主打一個接地氣。這里的人逛街買菜買年貨,都喜歡背著一個籃子,也不知道是不是延續牧民在山上的習慣,男的背,女的也背,覺得這樣挺環保的,不用塑料袋,又循環利用。而且,還看到竟然可以背小孩接著采購物資,我們找到一個向陽路農貿市場采購,牦牛肉,鹵肉,臘肉,菜都有。

市場小吃早餐

炸土豆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9 只看該作者

咸豬肉

籮背小孩

發表于 2025-3-11 15:48 10 只看該作者
  
你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登錄 | 注冊 |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德惠市| 牡丹江市| 固原市| 安康市| 边坝县| 元朗区| 岱山县| 潍坊市| 邓州市| 镇江市| 静安区| 石景山区| 达尔| 恭城| 卓尼县| 宕昌县| 蒙山县| 景泰县| 高邮市| 巴彦县| 宜川县| 成都市| 新乡县| 昌乐县| 新闻| 利川市| 会昌县| 霍林郭勒市| 西充县| 崇义县| 西丰县| 马公市| 渝中区| 新郑市| 肇东市| 沙湾县| 四会市| 庐江县| 客服| 彭山县| 外汇|